配资安全指数网
9月22日,由四川路桥(600039)智能建造公司打造的“光储柴”微电网在郎川高速公路完成全面部署,目前已累计投运1980kWp光伏组件、9069kWh储能设备。作为川内首次将“智能能量管理+增程式供能+大功率离网适配”三项技术融合应用于高原高速施工场景的微电网系统,投运后成功扭转高速公路建设中无电区高成本供电的被动局面,为高原基建无电困境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郎川高速公路建设沿线地处若尔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平均海拔3500米,供电难题曾是制约项目进展的关键因素。智能建造公司针对郎川高速公路实际用电需求,创新推出集成光伏、储能与柴油补能三大模块的“增程式供能箱”——通过内部高效整合储能电池组与柴油补能单元,使其具备 “即插即用、随施工周转迁移”的灵活优势,如同“大型移动充电宝”一般,能够精准适配高原基建动态变化的作业场景,有效解决了项目供电难题。
储能设备管理平台
微电网系统遵循“光伏优先”逻辑,光照足时优先使用光伏供电,多余电量存储于储能系统之中,阴天或夜间光伏出力不足时,储能系统放电补能,遇到极端天气导致光伏断供时,柴油发电机则启动兜底供电,这一全场景响应模式,彻底终结了传统工地“依赖柴油发电、用电不稳、成本高昂、污染严重”的痛点,在保障前期建场用电的基础上,又能保证后续施工及生活用电的全域覆盖与持续稳定供给。
“光储柴”微电网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解决无电网区用电问题,更在于推动临时供电从“被动消耗”向“主动创效”转型,从而成功构建起“降本、减碳、保供”相互支撑的经济闭环。电网接入后,“光储柴”微电网可通过动态扩容、功率补偿,减少变压器配置容量或直接替代变压器,降低初始变压器投入与后续容量费用。经测算,郎川高速接入微电网的标段,施工期预计将节约柴油71万升,折算为人民币426万元,减少碳排放6.02万吨。其中,仅郎川高速TJ3标段,就因“微电网”而直接免建30公里高压线路,为项目节约投资600万元,助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下一步,智能建造公司将持续聚焦无电山区、电网脆弱带、环保敏感区,重点在炉康、金西、昭普等新开工高速项目加速扩点布局,贯穿“前期保电、中期调峰、后期高效”全价值链,确保每度电都能精准兑现降本、减碳、保供的核心价值,全方位赋能绿色基建。
拓展阅读:
“光储柴”微电网的创新实践,已斩获多项行业权威认证,标志其技术价值与应用前景获得广泛认可:
2024年12月,智能建造公司“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建设光储柴微电网应用”项目,入选由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2025年7月,西香公司、清洁能源集团、智能建造公司联合研发的“薄弱电网区光储充智能微网示范”项目,获评中国公路学会“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应用示范创新类)”。
配资安全指数网
盛世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